近日,我校光电信息学院与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智能机器人产教融合实训认证基地”揭牌仪式暨党支部联建活动在我校光谷楼704会议室举行。校企双方就支部联建、智能移动机器人(AMR)控制、装调、运维领域人才定向培养与认证体系建设等领域签署意向协议,共绘“新双高”周期专业内涵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该基地是海康机器人在全国校企共建的第一个培训认证基地,校企双方将通过“培养方案共商、师资共聘、基地共建、认证互通、就业共拓”的合作机制,致力为智能机器人行业持续输送“懂技术、能操作、善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海康机器人广州分公司总经理金军发表示,公司将把前沿技术标准、企业认证体系及真实的项目方案全面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一是将岗位核心技能拆解为模块化教学内容,开发贴合教学需求的实训教材与课程资源;二是定期委派技术专家走进课堂,让学生接触到企业真实的生产场景和技术难题,实现“所学即所用”,高效完成从“学业”到“职业”的过渡;三是借助火炬职院的专业力量,进一步优化规范认证标准体系,为企业出海奠定坚实的基础。
光电信息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王龙对海康机器人给予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支部联建是校企双方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凝聚合作共识的重要载体。学院教师党支部将与海康机器人华南区域党支部开展常态化交流,充分发挥党员在教学、科研、生产一线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建引领业务,业务促进党建”的良性循环,确保实现校企共赢发展。
根据合作规划,校企双方将共同构建“五共”机制:培养方案共商,结合行业发展与企业岗位需求,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开发匹配的课程体系;师资共聘,企业工程师与学院教师双向流动,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基地共建,依托实训认证基地,搭建集教学、实训、研发于一体的实践平台;认证互通,学生通过实训考核可获得海康机器人行业认证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就业共拓,海康机器人将推动生态企业优先录用基地毕业生,打通人才就业“绿色通道”,最终形成“教学——实训——认证——就业”四位一体的培养闭环,为智能机器人行业持续输送“懂技术、能操作、善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此次智能机器人产教融合实训认证基地与校企共建党支部的同步揭牌,是光电信息学院强化党建引领、深化产教融合、着力内涵提升的重要举措,为学院专业转型与人才培养改革注入了“新动能”。学院将以此次实训认证基地建设为契机,整合优质企业资源,优化专业结构和实践教学体系,同时组建专兼结合的师资团队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力争将实训基地打造成华南智能机器人人才培养的“标杆平台”。
海康机器人广州分公司、深圳分公司及华南区域联合支部的相关负责人,以及光电信息学院党总支、教师支部的教师代表出席揭牌仪式。
了解一下——
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移动机器人(AMR)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业务聚焦于工业物联网、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构建开放合作生态,为工业和物流领域用户提供服务,以创新技术持续推动智能化,引领智能制造进程。凭借在机器人感知、导航、控制等核心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产品广泛应用于军工、医疗、汽车、电子、物流等多个行业,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柔性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公司曾获“中国智慧物流与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优秀品牌”“2023LOG低碳供应链物流-数智化优秀服务商”“2022—2023中国移动机器人(AGV/AMR)行业标杆案例”“中国国际工业协会博览会金奖”等荣誉。
撰稿:陈淑丽
编辑:钟嘉妍
责编:王龙、徐恒涛
总编:樊向前
稿件来源:光电信息学院
2025-09-15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