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中国共产党中山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提出要打赢打好“工改”攻坚战和水污染治理攻坚战等重点任务,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山实践,奋力勃发中山高质量发展新气象。
2022年,学校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选派第一批干部奔赴一线和下沉基层,投身“工改”和水污染治理攻坚战。近期,我们将推出“攻坚,我参与”专题报道,走近学校参与“工改”和“治水”攻坚战的干部,了解他们在攻坚战最前线的故事和体会,一起为中山高质量发展加油鼓劲!
言智玥,学校财经商贸学院教师。2022年1月-2023年2月被选派到中山市坦洲镇担任“工改”专班政策服务组成员,主要负责该镇低效工业园区升级改造的政策宣传、项目跟踪服务等工作。
今年7月,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中山正在推进的低效工业园区改造升级,将这场“工改”攻坚战带到全国人民面前。“看了央视对中山‘工改’的新闻,我虽然已经离开‘工改’岗位,但一样倍感荣幸、深受鼓舞。”2022年1月,言智玥被选派到中山坦洲镇参加“工改”工作,成为全市200名赴基层干部中的一员。自“工改”攻坚战的号角吹响以来,她从未懈怠,坚持下沉一线努力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为中山“工改”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坦洲镇是低效厂房面积达6000多亩的大镇,在“工改”攻坚战中,2022年的主要任务是完成1000亩低效厂房的改造。“根据我在高校的工作经历和个人特长,我被分配到坦洲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工作专班政策服务组。”言智玥介绍,“我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负责建立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政策体系并不断优化完善,收集、整理全镇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政策方面的问题和意见,研究吸收各地先进经验做法;了解群众的利益诉求,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统筹政策舆论宣传、培训和信息发布。”
政策是“工改”的生命线,政策的出台和宣传对突破改造瓶颈、激发工作活力、得到群众支持等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工改”初期,由于涉及利益主体不同,一些企业、村居、企业等对“工改”的政策和意义不太理解甚至不认同。作为政策服务组成员,在实践中,言智玥深刻认识到学习好和宣传好“工改”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我们要提前对‘工改’文件进行集中学习并尽快熟悉,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进行宣传。”她说,“有时候每天都会有新增的政策文件,我们学习后要把全部文件分类整理并汇编成册,形成分别针对企业和村镇的滚动政策。每次外出宣讲之前,我们还要提前做好被提问的各种准备,将政策内容与群众疑问紧密结合,深入企业、村居、群众宣传政策、解释方案等,同时更要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诉求,最大限度争取各方对‘工改’的理解和支持。”
正是在一次次深入企业、走村入户后,言智玥和其他“工改”青年干部一样,充分发挥自己对政策的了解和耐心讲解,在沟通中与企业和群众建立起信任,推动“工改”政策得以广泛宣传,助力“工改”工作一步一步得以落实。
面对“工改”,很多企业希望安于现状,觉得进行“工改”会花费大量时间、资金成本,不利于企业发展。“对于这些企业,我们多次前往洽谈,深入了解不同企业的规模和发展方向,给企业各部门人员介绍顺德工改八大模式下的成功案例,让企业了解如何参与工改,在享受现有政府优惠政策下的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思路。”言智玥表示,“在充分了解政策文件后,各大村镇企业纷纷表示愿意加入工改。我们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在符合中山工改政策文件的条件下,给每个企业定制打造对应的'工改'方案,在各个方案里详细计算每个企业的涉税金额,给出改造后的厂房效果图以及未来的企业收益金额。企业看到具体的改造方案后,对'工改'项目有了明确的目标,也更有动力参与工改了。各企业都派出专门的工作人员与我们对接,及时给出我们需要的企业内部资料及数据。我们每周也会定期跟企业工作人员介绍最新的工改政策和工改进度。”
在工改的宣传工作中,让言智玥印象最深的是跟各村村民的沟通工作。乡镇村民数量众多、人员分散,刚开始的时候对“工改”有抵触情绪。村民们认为在现有模式下,每年村里能定期收企业租金,如果参与工改,企业搬迁后会减少村里的租金收入,因此一开始各村村民都很一致地反对参与工改。“在了解村民的想法后,我们先给各村的村干部做工作,给各村村干部介绍工改的原因、政府对于企业腾挪给予村里的补贴及惠民政策,以及工改后因企业成片发展,村里的租金收入不会减少反而会大幅上涨。”言智玥说,“在了解到'工改'会给各村带来的效益后,村干部们都自发与我们工改工作人员一起,挨家挨户地给村民们宣传工改政策文件。这个过程很漫长,却很见效。”
最终,各村村民都在改造同意书上签字,在企业和村民的同意下,工作组顺利地进行旧厂房的拆除工作,也成功推进了改造方案,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改”年度计划。
在政策服务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后,坦洲镇“工改”专班针对一千亩的“工改”项目进行分工,并分组对接不同项目提供跟踪服务,目的希望找到项目在推进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及时进行处理和反馈,并在工作实践过程中转化为提升工作效能的经验之策。
“作为一名会计专业教师,我也在‘工改’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言智玥说,“我帮助参与‘工改’的企业计算改造成本、土地增值税税额、园区改造升级后的收益估算,充分考虑村民、企业、政府三方的需求,多次沟通协商,并结合实际尽力制定出有特色、针对性强且能达成多方共赢的改造方案。”例如,她所负责万宝龙门业公司项目100亩(企业自改项目)、永二精密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121.6亩(村改项目)等,都已顺利完成改造。
“在基层一线工作,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历练,是让我们见风雨、见世面、扛责任、强能力的大好平台。”言智玥说,“一开始,我们遇到很多企业和群众对‘工改’不太理解也不甚了解,抱着‘改不改无所谓’‘一动不如一静’的态度。我们作为一线工作人员,除了要做好政策宣讲,更重要的是要给不同群体算好‘工改’的经济账和环境账,同时要做好业务,逐一解答他们的疑问,一次讲不清楚就两次、三次、四次……让他们清楚地看到‘工改’能为他们带来的好处,增强他们对‘工改’的信心并主动参与进来。”据统计,坦洲镇2022年年度合计完成1066亩低效厂房改造,超计划完成2022年年度任务。
中山“工改”这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中,一批又一批新时代青年干部正冲锋在前,扛起责任,迎难而上。这是一个奋发有为的舞台,也是一个提升自我的机会。“在这一年的基层锻炼中,我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但通过到一线‘战场’去学习、历练、向基层干部、群众、企业家学习,我在工作中收获满满,提升了自己学习、思考和实践的能力。”言智玥说,“我的‘工改’任务已告一段落,但回到学校工作后,我依然保持在‘工改’工作中养成的‘敢于啃硬骨头、勇于突破突围、主动担当作为’那股劲,将自我提升的新能力转化为在教学一线的新动力,用实际行动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用青春的智慧和使命彰显新时代青年应有的风采!”






来源:组织宣传统战部
撰稿|编辑:钟嘉妍
责编:朱 俊
总编:樊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