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中国共产党中山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提出要打赢打好“工改”攻坚战和水污染治理攻坚战等重点任务,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山实践,奋力勃发中山高质量发展新气象。
2022年,学校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选派第一批干部奔赴一线和下沉基层,投身“工改”和水污染治理攻坚战。近期,我们将推出“攻坚,我参与”专题报道,走近学校参与“工改”和“治水”攻坚战的干部,了解他们在攻坚战最前线的故事和体会,一起为中山高质量发展加油鼓劲!
郭艳峰,党员,教授、博士,学校健康产业学院副院长。2022年1月被市委选派到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参加“工改”,担任“工改”专班综合协调组组长、南朗街道攻坚支部党支部书记
“‘工改’是可以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的重要平台。”回想起自己参加中山“工改”的这段工作经历,郭艳峰颇有体会和感触,“我觉得不仅锻炼和提升了我应对重大挑战、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同时让我对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产业发展规划,尤其是中山市对标深圳‘20+8’产业体系规划有了更为详细的了解,这对我今后的工作绝对是大有裨益的。”
“工改”是市委、市政府站在中山发展全局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中山高质量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是中山腾飞的必经之战。“通过亲身到基层一线参与‘工改’,我更深刻地感受到每一个个体、每一个部门的努力,对推动中山市高质量发展的意义;也深刻理解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对企业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郭艳峰说,“同时,在此过程中我也更明确了职业院校为党育人、为企育人,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和职责。”
以前,郭艳峰一直都在学校工作,工作的内容主要是教育教学、培养人才、服务企业、技术研发,用她的话说就是“一直活在‘小我’里”。在正式到“工改”专班上岗前,她还曾经担心过自己不能很快地转变角色和投入工作。
“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尝试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才能更好地发现和挖掘自己的潜力,更好地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更好地去了解我们的城市和社会。”她说,“学习是克服‘本领恐慌’的有力法宝。作为专班综合协调组组长,我清晰地认识到综合协调在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各方、服务保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面对新工作、新挑战,我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并与组员一起不断优化工作理念、提高服务水平和协调能力,努力做到综合协调工作精致、细致、极致。在‘工改’专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参与‘工改’为中山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逐步实现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和升华。”
在担任协调组组长期间,郭艳峰除了到一线参加“工改”相关工作,还主要负责各类文字材料的撰写与整理,包括整理印发各类会议纪要、审核修订各类材料报告,其中还有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总结凝炼“工改”的做法和成效并形成典型经验材料。其中,她参与总结和撰写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关于“工改”的创新之举、典型模式、经验做法和成效等系列宣传材料,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南方日报”“中山电视台”“中山日报”等各级重要媒体报道多次,让中山“工改”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故事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好评,让广大领导干部和群众对“工改”更有信心、更有期盼。
同时,她还专门负责“工改”相关的会务工作。“我以前几乎没接触过会务工作,但我通过自我学习和向同事请教,希望把每次会议都准备妥当、圆满高效。”面对会务工作,她始终注重各个步骤和细节,在严格遵守制度的前提下,精心制定方案、精密安排部署、精细保障服务,确保不出纰漏。在她的带领下,综合协调小组出色完成“工改”指挥部专题会、市指挥部调研会、各类专题研讨会会议组织筹备和记录。“一年多来,在‘工改’专班实践锻炼中,我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提升,尤其是增强了攻坚克难的本领、创新创造的本领、化解矛盾风险的本领。”
在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工作期间,郭艳峰还担任了攻坚专班党支部书记。她结合自身在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经验,积极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带领支部全体党员举办主题党日活动。同时,她坚持党建引领,将党建工作与业务结合在一起,带领支部党员风雨无阻、日夜兼程冲在“治水”“工改”攻坚战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职责。
“另外,在走访企业过程中,我会留意企业发展现状,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及时把企业需求与学校相关专业进行对接,帮助企业解决招人难的问题;及时把国家、省、市相关项目申报、政策文件发给相关企业。”郭艳峰说,“此外,作为一名植物学博士,我始终心系农村。利用节假日,我还多次深入南朗街道的不同乡村,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帮助农村企业解决一些问题,为农业农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工改”不仅是低效工业园的改造升级,还涉及未来产业的规划布局、产业园区的定位发展、招商引资等,对于郭艳峰而言,这都是了解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绝佳机会。“这一年多来,我通过参加翠亨新区各类产业规划、片区定位会议,对中山尤其是翠亨新区未来如何对标深圳发展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她说,“同时,我跟随‘工改’专班先后深入深圳、东莞、珠海等城市学习先进改革发展模式,还前往南开大学参加《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题培训,这一切都让我对中山高质量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根据学习培训和“工改”一线实践,郭艳峰对先进智能制造、新能源、健康医药等产业发展有了详细了解,尤其是对粤港澳大湾区健康医药产业的企业发展现状、未来规划和未来人才需求有了了解,拓宽了对产业链、岗位群的认识,意识到未来产业人才需求由“一技之长、单人单岗”向“一人多技、一人多岗、一岗多能”转变。她还整理了《赴深圳市学习考察“工业上楼”经验的调研报告》《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现状及未来规划》《中山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对她回到高校后围绕专业如何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校企如何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如何拓宽专业外延、优化专业内涵,职业教育如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有了更明确的思路和方向。
“我的‘工改’任务,已暂告一段落。”郭艳峰说,“但这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回到学校后,我将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特别守纪律’的攻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奋发拼搏的姿态投入到工作当中,为学校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竭尽自己所能,贡献力量!”

【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到新区调研】


【下派新区参加工改治水的同志】

【工改指挥部前往深圳学习】

【准备走访企业】

【组织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来源:组织宣传统战部